海洋湖沼通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龙感湖管理区虾稻共生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中,湖北农垦龙感湖管理区(农场)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虾稻共生产业,助力农工增收、农业增效,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一、产业现状

龙感湖生态环境好,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境内有大面积的沟渠、低湖田,为小龙虾生长繁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一)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龙感湖管理区将发展小龙虾养殖作为农业结构性调整的重点,通过政府主导、示范带动、科技助推、群众参与的方式,因地制宜改旱地为水田,调田成片,减棉扩稻,虾稻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小龙虾养殖面积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事虾稻连作生产。目前,全区小龙虾养殖面积从2014年的5000亩扩大到2017年的5万亩,占全区水田面积的90%以上,养殖户665户,小龙虾产量达到5000多吨,稻谷3万多吨,养殖总产值1.8亿元。

随着小龙虾市场行情持续看好,小龙虾养殖效益明显,全区越来越多的农工通过养虾增收致富。如洋湖办事处养虾户付荣忠2015年承包220亩虾稻田,当年获利22万元;尝到甜头后,2016年流转水田420亩,建成高标准的虾稻共生田块,亩产小龙虾360斤、稻谷1200斤,亩均收入5000元,2016年纯收入95万元。

(二)产品绿色生态。虾稻共生田的建设按照“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生态高效”的要求,由过去的“一稻一虾”变成“一稻两虾”,龙虾可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可为龙虾“供饵、遮阴、避害”,实现稻田综合种养的高效化。同时,由于在小龙虾生长过程中,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使得优质、绿色的“稻田虾”和“虾田稻”成为市场“宠儿”。到了冬季,连片的稻田形成人工湿地,吸引来大量天鹅、大雁等野生候鸟在管理区栖息越冬,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形成了壮丽的景观,吸引越来越多的旅客前来观鸟摄影。“冬季到龙感湖来看鸟”已成为一张富有特色的生态和旅游的名片。

(三)示范作用凸显。2014年,管理区开始试点虾稻共生,到2015年底建成洋湖万亩虾稻共生示范基地,并迅速在全区推广,辐射带动全区46个农业生产队广大农工种稻养虾。到今年上半年,全区虾稻连作面积达5万亩。目前,以规模养殖大户为主体、虾稻米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形成,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实行区域养殖,产销对接,龙感湖小龙虾俏销湖北、江西、江苏等地。

二、工作举措

龙感湖小龙虾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规模的发展历程,成为农业增效、农工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策激励是基础

管理区出台了《龙感湖管理区关于加快发展小龙虾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小龙虾产业发展指挥部,多次召开小龙虾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现场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区、处两级对新增的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养殖户给予资金补助。

积极做好与金融机构的对接,简化贷款程序,主动为资金困难养殖户联系农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管理区与农商行联合打造“公司+农户”模式的福卡·小康卡,目前为小龙虾养殖授信农户达到110户,总授信额度3000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虾农资金困难。洋湖、春港等办事处采取为贫困户垫付资金购买生产资料资金等扶持措施,激发他们养殖小龙虾的积极性。

(二)规划布局是关键

编制《龙感湖管理区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从统一规划入手,高标准打造小龙虾养殖基地。管理区整合国土、交通、农业、水产、水利、林业等部门项目资金1700多万元,按照50亩一个单元,对虾稻基地进行全域规划,统一虾田环形沟建设标准为5米宽、1.5米深,制定统一的技术流程与生产规范。

管理区投入大量资金加强芦柴湖、洋湖万亩虾稻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共修建道路15千米,并全部绿化;开挖硬化沟渠32千米,配套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70盏,对示范区进行绿色防控。采取“分户种稻,合股养虾”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发展稻虾共生的新路。将面积30亩以下的稻田联户整合,按承包面积入股共同养虾;经营田农户不愿养虾的,可将面积流转给养虾户,同时按原承包田块分户种稻。充分利用沟渠空间,减少建设成本投入,提高优质稻生产土地利用率,保证了示范区的连片开发和规模化发展。

(三)完善服务销路畅

管理区按照“政府主导、民间组织、市场运作”的方式,推进经营主体创新,目前已成立5个虾稻经济专业合作社,共吸纳社员300户。采取“四统、一分”的经营模式,统一提供种苗,统一产品销售,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技术指导培训,分户组织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