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民间舞蹈再现光彩关于阳信鼓子秧歌生存
“鼓子秧歌”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以其粗犷豪放的特点广泛流传于鲁西北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受文化思潮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鼓子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形式日益没落。近年来,民间文化日益受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阳信鼓子秧歌”于2011年5月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笔者在近两年“鼓子秧歌”春节排演期间,走访了山东省阳信县洋湖乡及附近惠民县的几个村庄,对当地的“鼓子秧歌”排演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发现,“鼓子秧歌”在当地农村受热爱程度呈现日益高涨的态势。为传承和发扬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当地政府和艺人们都在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这一民间舞蹈形式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当地春节前后人们娱人娱己的重要文化生活活动。
一、“阳信鼓子秧歌”春节期间排演情况
“鼓子秧歌”一般在春节前开始组织排练,元宵节前演出。在春节前夕,有秧歌队的各个村子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排练和节后的演出,部分村子在春节前就开始了秧歌演出,将年味儿烘托的异常浓厚。
1.阳信县洋湖乡的演出情况
“阳信鼓子秧歌”目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山东省秧歌艺术之乡”之称的洋湖乡的秧歌表演,一直都是阳信县春节期间的重头戏。往年春节过后,阳信县都会组织“新春大联欢”文艺活动。在此期间,洋湖乡各个村子的秧歌队都会组织前往县城进行表演,每到此时,都会吸引全县大量的观众前往观看助兴,很多孩子都会主动加入表演中的秧歌队,学着舞动起来,场面异常热闹。自2015年起,阳信县改为在洋湖乡举办“阳信鼓子秧歌大赛”活动,比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各村排演的积极性,有秧歌队的各个村子都希望在比赛中切磋技艺、相互交流学习,希望能够得到“同行们”的认可。
农历初一至十五期间,几乎每天都有秧歌队串村表演。2015年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二),村民在洋湖乡政府前举办了“阳信鼓子秧歌大赛”,共有13支秧歌队伍参赛,洋湖乡西于村以其粗犷有力的表演风格赢得头彩。从近几年“阳信鼓子秧歌大赛(汇演)”的表演情况来看,参加的秧歌队伍越来越多,每队参加表演的人数越来越多,表演场景越来越热闹。
2.其他地区的演出情况
阳信县城的信阳街道办事处今年恢复了多个村子的秧歌队表演,并且进行了交流演出。劳店镇的秧歌表演近年来也异常活跃,还特意从洋湖乡请来精通秧歌表演的“老师”现场教授秧歌。此外,流坡坞镇前菅村等村的秧歌队在春节期间也组织了多场秧歌演出。
3.中小学生在秧歌队中的力量
阳信县洋湖乡在全乡的中小学中开设了“鼓子秧歌”课程,由优秀的、精通秧歌规则、表演、服装道具、场地等一系列内容的秧歌艺人向中小学生授课,其中开设情况比较好的有洋湖马士和小学和洋河中学。在2015年春节秧歌演出期间,很多中小学生加入到本村的秧歌队伍中来,使其村子的秧歌队扭出了活力,扭出了朝气。
二、“阳信鼓子秧歌”发展传承中取得的可喜成绩
自从“阳信鼓子秧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来,各级政府、文化部门以及乡村秧歌队成员们集体努力,使得这一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存、保护和传承。通过几次实地考察,笔者发现“阳信鼓子秧歌”的演出、传承情况比预想中要好很多。原本以为这种来自民间的且需人数众多(一支秧歌队最少需要32人,多则几百人)的传统舞蹈形式,参与演出者和观看者可能并不会很多,组织起来也不是很容易。但是当真正的走进“阳信鼓子秧歌”,才发现事实不是这样的。在阳信县几个有秧歌队演出的乡镇,尤其是有“山东省秧歌艺术之乡”称呼的洋湖乡,秧歌的排练、演出参与度非常高,小至三五岁的孩子,大至七八十岁的老人都会参与进来。每到秧歌演出时,全乡都是一片喜气洋洋、老少皆乐的场景。下面,就笔者所看到和了解到的“阳信鼓子秧歌”发展传承中取得的可喜成绩总结如下。
1.每年春节过后都有固定的大型演出机会
出村串门送秧歌是“鼓子秧歌”自古以来的传统,早在“鼓子秧歌”最红火的时期,每年一般在正月初十之后,总有许多优秀的秧歌队云集县城,竞相献技、切磋技艺。后来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受新时代文化的影响,秧歌的表演进入低谷期,只有一部分村子的秧歌队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串村表演,县城内多支秧歌队竞相表演的情形不复出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阳信鼓子秧歌”便逐年恢复其生机。每年阳信县的新春大联欢活动是“阳信鼓子秧歌”展现风姿的重要时刻,每到此时,来自乡镇各个村子的秧歌队都纷纷云集县城,在县城内竞相表演,活跃了新春佳节喜庆气氛的同时,也使这一优秀的民间舞蹈重现“舞台”,使人们重新了解和欣赏它的风采。近两年来,在洋湖乡举办的“阳信鼓子秧歌大赛”,更是鼓舞了各个村子积极排演、力争头彩的积极性,也为各村的秧歌队提供了献技表演、切磋技艺的场所和机会。每届的“阳信鼓子秧歌大赛”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研究者、爱好者前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