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湖沼通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文献所见先秦时期淮河流域湖沼考述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湖沼既是水的一种存在方式,更是重要的地貌类型之一。研究一地的湖沼及其历史变迁,可以从一个层面说明该地地理环境演化的一般状况。由于文献记载的局限,我们很难对先秦时期淮河流域的湖沼作十分细致深入的剖析,本文在邹逸麟、张修桂诸先生研究的基础上,仅就目前文献所见的48个湖沼的一般情况及其地理分布作进一步的探讨,这主要是为研究汉唐及其以后该流域湖沼的历史变迁提供一个基本的底本情况。这里所说的湖沼,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从形态上说,它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湖泊、沼泽、陂塘,也包括其他类似的水体;从性质上说,既包括天然的,也包括人工的。据张修桂先生统计,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了湖、泽、薮、淀、渚、渊、坈、陂、塘、池、潭、堰等12种类型的水体[1]384。本文的湖沼概念,大体上就包含了这些类型的水体。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淮河流域,其地域范围北界的西段为古济水,即大致相当于沿今荥阳市北、原阳县南、封丘县南、兰考县北、曹县西北至定陶县、巨野县一线,北界的东段则扩大到汶水一线,即大致沿今莱芜县东北、奉高县、泰安市南、宁阳县东北、汶上县东北、东平县东南一线;流域的东界为今连云港、北沙、阜宁、盐城、伍佑、东台一线;流域的西界和南界,则基本上以今天的淮河流域西界和南界为准。

一、先秦时期淮河流域湖沼辑考

关于先秦时期淮河流域湖沼的数量问题,邹逸麟先生的研究曾有所涉及,据他初步统计,目前文献所见整个华北大平原先秦时期共计有46个湖沼①。应该说,这个统计数字是不完全的。笔者搜集相关资料,重新进行统计整理,结果发现此期仅淮河流域地区就有各类湖沼48个,远远多于邹先生的统计数字。兹将这48个湖沼考述如下,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汉唐时期该地区的湖沼状况提供一个基本的底本情况。

汋陂 又作汀陂,在今亳州市北②。《左传》成公十六年云:“郑子罕伐宋,宋将鉏、乐惧败诸汋陂。退,舍于夫渠,不儆。郑人覆之,败诸汋陵。”杜预注:“汋陂,宋地。”

期思陂 在今固始县东南③,相传为孙叔敖所造,《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九引《四民月令》:“崔实云:楚孙叔敖作期思陂。”又《淮南子·人间训》:“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楚)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期思陂作为农田水利工程,其经济效益颇为显著,《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一《南直三》寿州下引《意林》云:“孙叔敖作期思陂,而荆之土田赡。”

芍陂 在今寿县西南安丰塘一带。《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六安国六条载,如豀水首受沘水,“东北至寿春入芍陂”。芍陂是古代极负盛名的水利工程,规模甚大,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一《南直三》寿州下引《华夷对境图》云:“芍陂周回二百二十四里。”关于芍陂的始建者,史籍记载颇有歧说,至今无有定论,或认为由孙叔敖主持兴筑,《水经注》卷三二《肥水》载,寿春县南八十里有芍陂,“言楚相孙叔敖所造”;又《后汉书》卷六七《循吏列传·王景传》:“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一《南直三》寿州下引《华夷对境图》亦云芍陂与期思陂、大业陂并为孙叔敖所作。或以为芍陂为子思所作,《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一《南直三》寿州下引《皇览》云:“楚大夫子思造芍陂。”另参见“期思陂”条之注释。

湛浦 或作湛陂,在今平顶山市西南。《左传》襄公十六年云:“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按《尔雅·释地》:“陂者曰阪”,则此“湛阪”即为“湛陂”。又杜预注:“襄城昆阳县北有湛水,东入汝。”据此则湛陂当因湛水潴积而成,故郦道元云:“盖即湛水以名阪,故有湛阪之名也。”

钧台陂 在今禹州市南。《左传》昭公四年云:“夏启有钧台之享。”杜预注:“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盖启享诸侯于此。”《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七《河南二》引魏收云:“阳翟有钧台陂,陂方十里。”

洧渊 在今新郑市。《左传》昭公十九年云:“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

棘泽 在今长葛县东。《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楚子伐郑以救齐,门于东门,次于棘泽。”

浊泽 又称皇陂,在今长葛县西南。《战国策》卷二六《韩策一》:“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鲍彪注:“长社浊泽。”《史记》卷四三《赵世家》:“伐魏,败湪泽。”《正义》云:“湪,音浊”,此则湪泽即浊泽。《史记》卷四四《魏世家》:“懿侯说,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集解》引徐广曰:“长社有浊泽。”又《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