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湖沼通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新研究为海洋保护提供新思路

在德斯温特德群岛的原始海洋探险中,一群盖伊拟隆头鱼向镜头靠近。摄影:ENRIC SALA, NATIONAL GEOGRAPHIC PRISTINE SEAS

撰文:LAURA PARKER

海洋保护运动得到了70多个国家支持,旨在到2030年之前保护全球30%的海洋。虽然这项运动雄心勃勃,但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只有7%的海洋受到保护,2.7%受到高度保护。

“‘到2030年之前保护全球30%的海洋'这个想法太乐观了,”秘鲁渔业科学家Patricia Majluf说。面对渔业机构的强烈反对,她一直在努力建立秘鲁的深海保护区。秘鲁只有不到0.5%的近海水域受到保护。拟定的纳斯卡海岭海洋保护区位于一座海底山脉上,这座山脉从秘鲁海岸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有望在今年春季获批。届时秘鲁受保护水域将会扩到8%。

渔民们说,对于南美洲和各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很难放弃近三分之一的海洋。全世界都能听到反对大规模扩大海洋保护区的声音,随着捕鱼量减少,再加人口增加导致海产品需求量增加,自然资源保护者和渔业利益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发表于3月18日《自然》杂志的研究旨在极大地改变这种说法。研究表明,保护30%的海洋不仅能恢复海洋栖息地的物种多样性,每年还能增加800万吨渔获量,相当于目前的10%。而且还有额外的好处:这么做可以减少拖网渔船给海洋带来的深海碳排放量,用“便宜、自然的解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

“从海洋中获得更多食物的唯一办法是保护更多海洋,”研究首席著者、海洋生态学家、国家地理学会的驻地探险家Enric Sala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渔获量一直在下降,而保护海洋会让我们永远受益。”国家地理学会部分资助了这项研究。

针对性保护

在这项研究中,由26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分析了全世界未被保护的海域,计算哪些海域受到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和碳排放的威胁。研究团队包括经济学家、海洋和气候科学家,他们绘制了全球范围内,可以为鱼类资源、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带来最大收益的保护区地点。

圣约瑟夫环礁是一个有海洋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区。摄影:THOMAS P. PESCHAK,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科学家表示,这些发现构建了一个框架,各国可以利用这个框架,根据优先度,分别或一起解决三大挑战。完全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保护至少30%的海洋。但各国可以集中解决关键区域的保护问题,而与各国单独行动相比,全球合作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保护区则能事半功倍。

碳排放

这项研究首次尝试分析海底拖网捕鱼和疏浚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对扇贝无脊椎动物可能带来的影响。根据研究的说法,海洋沉积物是地球上“最大的有机碳储藏库”,也是长期碳存储的关键。

研究称,当沉重的渔网拖过海底,搅动沉积物,并释放出碳,“这可能会加剧海洋酸化”;同时降低海洋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碳在大气中的积累,导致全球变暖。

Sala和同事承认,目前还不知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因为海底拖网捕捞增加多少,但他们表示,因为全球的拖网捕捞不多,只要保护3.6%的海洋,就可以消除90%的风险。最容易受碳排放影响的地方位于大陆架,包括中国的专属经济区、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和秘鲁的纳斯卡海岭。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将于10月在中国昆明召开,科学家主张加强全球在海洋保护方面的合作。联合国希望190个国家能签订一项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协议,以实现“到2030年之前保护全球30%的海洋”计划。

“这是我们这样做的原因之一,”国家地理学会原始海洋项目的负责人Sala说:“我们需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任何政治手段都无法干涉。现在,我们正处于收益递减阶段。海洋无法吸收我们造成的影响,跟不上我们速度。我们需要给海洋更多空间,这样它才能继续为我们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提供一切。”

科学家说,大部分所谓的优先保护地点都位于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内,即距离海岸370.4公里的区域。公海水域受国际法律管辖,少数建立在公海上的海洋保护区也能为恢复栖息地和鱼类数量带来巨大效益,包括印度洋的马斯克林深海高原,非洲和南极洲之间的西南印度洋山脊,以及两座巨大的水下山脉:大西洋中脊和秘鲁的纳斯卡海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