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湖沼通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大西洋的霸主之争:回顾帆船时代的传奇海洋争


图片?摄图网 传统上,早期所有海军的活动都在看得见陆地或距离陆地很近的地方进行。部分是由于一旦进入灰蒙蒙、波涛汹涌的大海,完全失去地标以后,早期的海军官兵们就很难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了。 但随着确定纬度,更重要的是确定经度的技术的进步,船长们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自己的位置了。然后,他们也能判断敌人在公海上的位置了,于是可以去那里对付他们。一旦打起来,''制海权''这个说法就开始化为现实:以前,作战的海军号称有制海权,其实控制的不过是他们活动的那一片近海水域;有了经度确定技术以后,他们就可以把这种控制延伸到深海区。 制海权在商贸新时代中渐渐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帝国野心的核心奥义就是,比起控制陆地,控制海洋要重要得多。 无论是谁,只要控制了大西洋——控制了这些日益显现的大洋海道——就将享有巨大的商业优势。 欧洲国家聚集在大西洋东海岸。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洲的势力也在西岸崛起——为谁掌握海上的绝对霸权争论不休。通常,这种争论要用常识来解决。但时不时也会发展成战斗——而且这种战斗不需要在外国的土地上排兵布阵来打,只需要两边海军在两不相干的无边大海上交锋就行。


“1639年9月18日行动” 为了进行这些战斗,需要一套新的战术,并合理又有效地运用新型夺命技术——舰炮射击。 第一次这样的交锋是以发生的日期命名的——1639年9月18日行动,发生在英吉利海峡,交战双方是荷兰和西班牙的海军。 在此之前,所有的海战都是乱打一气,只是些水花四溅的群架,帆船笨拙地左拐右转,在剧烈的混战中相互碰撞,在船头架枪相互开火,常常会误伤自己人。浓烟之中,大家难分敌我,于是以旗为号,并由船长估摸着挑选时机在一片喧嚣中奋力拼杀。 但在1639年的这场战役中,荷兰指挥官决定采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把自己所有的船只排成一列,并让所有船都侧对敌方舰队——然后从舷侧依次开火,将令人胆寒的炮火直接轰向射程以内的西班牙船只。这种战术当时被称作''条列战阵'',直到维多利亚时代伊始的蒸汽动力船发明之前,一直是海军作战时的主要战术。 由于在战斗中,需要越来越强的船只在船列中间保持稳定——尤其是当对方也采取同样的战术,战斗变成两列相对的船只互相猛轰时——所以最好、最强大、装备最精良的船只就被称为战舰,由于当时的发音简化习惯,而被简称为''战舰''。


图片?摄图网 ''光荣六一''战役 英吉利海峡的这次战斗仍然发生在看得见陆地的地方。 第一次深海战役要在一个半世纪后才会到来:就是1794年,人称''光荣六一''的那次战役。这次作战也用了差不多的战术,英国派出25艘战船排成一列,法国海军则有26艘。交战地点距离海岸很远,是在距离法国阿善特岛以西约400英里的大西洋深海海域。 表面上看,是英国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机智果敢的舰队指挥官,时年68岁的理查德·豪(Richard Howe)成了英雄。但实际上,法国海军的目标是为一支美国运粮船队提供安全通道,前去解救饥荒中的法国人——最终运粮船全部顺利通过。 所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战役的结果有些模棱两可——英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法国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不过,更重要的是,这次战役预示了不到150年后的护送战将会更为残酷。 特拉法加海战 在余下的帆船时代,大西洋上还发生了很多值得载入史册的战役,有的体现了海军对战教科书式的优雅,有的预示着或触发了国际政治棋盘上的局势剧变,因而具有深远的意义。伊丽莎白女王的皇家海军在1588年击溃了西班牙无敌舰队,这次战役意义重大,它确立了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以及老前辈西班牙帝国的缩小乃至衰落。 1805年,在堪称经典的特拉法加一战中,拿破仑海军(还有更多的西班牙人)大败,但这次战役最大的记忆点是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之死——他至今仍受到全体英国人和世界各国海军官兵的高度尊敬。 经特拉法加一战,英国人消除了法国海军的威胁,享有了对大西洋的完全掌控,可以无所顾忌地在大西洋甚至更远的海域施展自己的帝国权威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