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湖沼通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七旬旅日华侨面朝大海“念瀚海”:探当代石窟

图为著名画家常嘉煌先生的《敦煌佛堂微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兰州6月27日电(记者冯志军)“每当我望着太平洋上汹涌澎湃的海浪,就想起杭州的钱江潮,思绪飞回茫茫大海中的敦煌。”四年前,为研究中国汉唐文化艺术遗存、旅日近40年的著名画家常家煌落户日本千叶县海滨。出身莫高窟,千里之外还记得《续敦煌》,甚至成了“魔咒”。

图为2001年常嘉煌丝绸之路敦煌画展,日本福冈美术馆。(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因为父亲是有“敦煌守护神”之称的常书宏先生,今年七十多岁的常家煌注定与敦煌密不可分。自幼受父母对敦煌艺术的影响,第一幅画在莫高窟的沙地上完成。后移居北京、上海、杭州,受到众多著名艺术家的启迪。 1984年,父亲建议常嘉煌去日本留学,“了解日本存在的中国汉唐文化艺术,带回中国”。

游历日本30余年,往返中国300多次,担任敦煌文化交流的使者

“我记得在日本的第一个周末,我去山上玩的时候,一个知道我是中国人的日本人问:“你知道丝绸之路吗?你去过敦煌吗……”” 常家煌 中新社记者回忆,后来我得知日本电视台正在播放有关丝绸之路的节目。 “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赞美和对敦煌艺术的崇拜令人惊讶。”

图为2000年,常家煌(左)拜访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常家煌留日期间,师从日本绘画大师平山郁夫和东山凯伊,学习研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汉唐艺术精华。他逐渐擅长油画和壁画。他还参与了日本浅草“源中寺”和奈良法隆寺“丝绸之路上的飞翔”的屏障壁画的创作,以及常书宏对话的汇编出版与池田大作《敦煌的荣耀》等中日文化交流。 .

“在日本30年,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我往返中国300多次。”常家煌说,文化是维系两国人民的纽带,起源于13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许多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人,包括派往唐朝的使节和日本僧侣。直到现在,日本仍有许多在中国已经失传的文化艺术传统。

1990年,常嘉煌和父亲常书宏在东京富士美术馆收藏常书宏父子的画作,创作多年。他先后在日本举办了数十场画展,许多作品都是无偿捐赠的。日本政府和组织。

“很多日本人都非常关注中日文化交流。直到现在,只要提到丝绸之路和敦煌,日本人都不知道。”常嘉煌说道。

当代石窟艺术创作成“魔咒”延续敦煌“任重而道远”

1994年,父亲常书宏去世的第二天,他最后的愿望是“夜夜梦敦煌”,催促常家煌和母亲李承宪动身前往敦煌。四处走访勘察后,萌生了挖新石窟“续敦煌”的念头。常家煌决定在敦煌党河崖上挖一个“当代石窟”。因为里面包含了他对敦煌的特殊感情和想法,洞穴基金是常家煌自己通过卖画筹集的。

1965年8月,常书宏(右一)与家人在敦煌莫高窟合影。前排左二,常嘉煌。 (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当代石窟”项目于1996年启动,旨在将隋唐时期的一些中日文化重新绘制成壁画,用新的题材、新的手法延续石窟艺术载体,传递给后代。由于资金和条件的限制,进展缓慢。

“当代石窟的概念太先进了,可能要到100年后才会生效。”常嘉煌叹了口气。周围的一些亲戚朋友认为他是“给沙漠浇水,纯粹的乌托邦”,但他的母亲却是多年。我过着节俭的生活,默默地给予支持。 “二十年后,当我整理母亲的手稿时,我发现我的父母很早就想到了挖掘当代石窟。”

“这个职业要求我常年做商业画家,把卖画的所有收入都投资……当代石窟对我来说成了诅咒。”他解释说,诅咒并不一定意味着坏事。 “我的一生都笼罩在父亲的光环和阴影中,当代石窟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重游故里”看不到贫穷落后的记忆,希望年轻留学生定下“目标”

虽然在日本生活了近四十年,但经历过上山下乡、上过部队、上过工厂的常嘉煌,更明白中国随处可见的“荒芜记忆”和繁荣富强在中国随处可见。欣,称赞两人的巨大反差。

“这几年,在甘肃、北京、上海等地,看到了以前没见过的场景。”还记得“1968年甘肃天水乡跳队”事件的常家煌说。 “排队后,我又回到了时隔多年不得不爬下几十米深的贫困村打水,发现家家户户都在用自来水。而天水也一直在骑马从此不经意间骑了一辆自行车。我骑过的小镇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