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湖沼通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稻香虾肥跃雷池龙感湖农场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

湖北农垦龙感湖农场位居长江之滨,与江西庐山隔江相望,素有鱼米之乡美誉,“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就出自于此。如今,龙感湖农场已成为湖北省重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纺织基地,也是农业部批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场。

粮稳天下安。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如何把保障国家“米袋子”与鼓起农民“钱袋子”结合起来?龙感湖农场给出了答案。

在创新中共赢——创新驱动,虾稻共生模式应运而生

2015年以来,农场7个分场共发展虾稻共生面积近2万亩,其中洋湖分场万亩稻虾共生示范区,是湖北省规模较大的集中连片虾稻共生基地,亩均增收2850元,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湖北省有关农业专家评价:“虾稻共生”模式,能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民收入,更能保证环境生态、粮食安全,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3月23日,走进龙感湖农场洋湖分场,一幅美丽的田园生态画卷跃入眼帘:

一片片方格状的漫水稻田,一望无垠;田埂间金黄的油菜花迎风摇曳,香气怡人;群群白鹭飞向稻田,蹁跹起舞;稻田环形沟渠水声潺潺,小龙虾紧贴着岸壁,不时吐出串串水泡……万亩稻虾共生基地呈现出生机蓬勃的景象。

田间养小龙虾在洋湖分场已有17年历史。从最初的自然放养、零打碎敲的一稻一虾,转到两虾一稻“虾稻共生”新模式,这是洋湖人闯出的一条创新发展的致富路。

龙感湖农场创建于1956年,地势低,是个名副其实的“水袋子”。洋湖分场地处龙感湖西北部,几十年来,一直沿袭着“一稻一麦”种植模式。上世纪90年代末,为避洪涝灾害,洋湖职工开始尝试放养小龙虾,成功化解自然灾害风险。2007年,为提高农业效益,洋湖分场职工改造中低产田,又探索出一虾一稻的“虾稻连作”模式。

2015年初,龙感湖农场党委书记黄智敏到洋湖分场调研,得知许多群众有发展虾稻生产意愿后,提出全力支持洋湖分场建设万亩稻虾共生示范区,打造“虾稻连作”的升级版——“虾稻共生”的构想。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为了发展虾稻共生,农场创新政策扶持模式,于2015年整合国土、交通、农业、水产、水利、林业等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全力支持虾稻共作基地建设,配套完善水、电、路、渠,实现示范区建设标准化。

2015年9月,洋湖分场组织58名种田大户赴稻田养虾的发源地湖北省潜江市考察学习。按照养虾大市潜江经验,“虾稻共生”最适宜的小单元面积一般为50亩,成片集中生产效果更好。单元内稻田四周开挖一条宽4米、深1.5-2米的沟。

但洋湖分场田地分散在农工手里,多的有四五十亩,少的才十几亩,田块大小不一,田埂交错,推行虾稻共生比较困难。怎么办?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洋湖分场采取“合股养虾,分户种稻”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发展虾稻共生的新路。农场将承包面积30亩以下的进行联户整合,按承包面积入股共同养虾;不愿养虾的承包户将面积流转给养虾户;原经营田承包户按承包田块分户种稻。最大限度地利用沟渠空间,减少建设成本投入,提高优质稻生产土地利用率,保证了示范区的连片开发和规模化发展。

创新没有止境。围绕解决保护耕地和种养户投资不足双重难题,洋湖分场规定职工按照每亩200元标准交纳复垦保证金,确保职工不养虾时对农田的恢复;同时与龙感湖农行达成协议,以职工交纳的复垦保证金为质押,为职工办理小额贷款,以缓解职工投资压力。

政策驱动下,洋湖分场掀起了改造稻田、发展虾稻共生的高潮。短短一年间,新增虾稻共生基地6500亩,万亩稻虾共生示范区横空出世。

洋湖队职工钱超权指着一大片低洼田兴致勃勃地说:“这100亩现在都归我养虾。前年养一季虾,纯收入八九万元,今年养两季虾,应该会赚得更多。”

除常规种植水稻外,每年再养上两季小龙虾,2015年,洋湖万亩稻虾共生示范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640万元,亩均增收2850元。

在协调中共富——典型带动,虾稻产业扶贫铿锵前行

绿色决定生死。“虾稻共作”代表着绿色环保、有机和无公害。

瓦器墩队老支书焦春耕发展虾稻共生已有三年了,效益一年比一年高。在他的带领下,全队稻虾共生面积从100亩扩大到700亩。侯克松就是其中的代表。几年来,他承包的200亩稻田,一直是稻麦套种,2014年亏了不少钱。2015年小麦一收割,他就把200亩稻田全部改造成标准虾稻共生田,前后投了3次虾苗。“他今年每亩纯收入可能比我们要多400元左右。”一旁的职工羡慕地说道。